[转载]介入点的控制(上)
2020-04-11交易策略
这篇文章是介入点控制上篇,是下篇的前置文章,两篇文章加在一起就是我现在选择的介入方式的完整推导,解释了为什么我会用现在的方法来介入和平仓。主要的内容在下篇中,本篇更多的
这篇文章是介入点控制上篇,是下篇的前置文章,两篇文章加在一起就是我现在选择的介入方式的完整推导,解释了为什么我会用现在的方法来介入和平仓。主要的内容在下篇中,本篇更多的是一些推导和下定义,还有否定一些看起来很合理实际上有问题的方法。
===================================================
介入点是系统最后一个难点。根据本人实际测试,没有完美的介入点,但是介入点是有一点特征的:
1.介入的越早,风险越大,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但一旦成功收益也会更大。
2.介入的越晚,风险越小,失败的可能性更小,但一旦成功收益也会较少。
3.介入看的是时机,而不是具体点位,具体点位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4.介入需要看行情速度,行情速度不同,介入点的选择理应不同。
其中第四点是最重要的,完全可以根据行情走势来判断应该选择更加灵敏还是更加迟钝的介入点,在后面的举例中,可以明显感到不同行情速度对应的更好的介入点是不一样的。由于本人的介入点类似于均线间交叉,因此,主要的介入方法无非就是两种:K线与操盘线的交叉,均线与操盘线的交叉。我一个个来举例,看下哪个更合适。本文中选取的截图全部是镍3分钟线随机找的个例,特此说明。
一,K线与操盘线的交叉介入。
成功案例:在K线突破操盘线走完整根K线,并且收盘价高于操盘线时介入做多。
失败案例1:如果单纯运用收盘线,那碰到这种情况已经亏四次了,包含了两次开仓两次平仓,以及四笔手续费。很显然,K线介入过于灵敏了,面对线上盘整的慢速行情素手无策。
失败案例2:收盘价位先突破了操盘线,然后又回落,然后又上去,很显然,过于灵敏了,容错率太低。
综上,使用单纯的K线与操盘线之间关系,是存在较大失败率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过于灵敏,对行情的要求相当高。只有在行情速度较快,或者是一去不回头的这种顺畅行情下才能完美发挥,但是如果行情一去不回头,任何方式都会看起来非常对,而在不断的无意义止损下,本金有可能受到较大损失,所以应该摒弃。
二,短期均线与操盘线交叉。
在此本人以MA3,也就是3K线均线作为短期均线参照。
成功案例:ma3均线穿越之后并没有再次跌穿,成功避免了一次多余的止损操作,并且也完成了一笔正确的多单,一路坚定持有利润不放。
问题案例1:看似非常顺利的开仓,也是成功穿越操盘线,但是这是复盘的错觉,在实际K线走动时,当确认ma3线穿越的时候,K线已经走得过高了,显然已经明显错过了最佳入场点,为了取得确认的ma3线交叉,付出了整整一个K线的代价,当这个K线特别长时,代价就太大了,拉低了整体盈亏比。
问题案例2:和1同样的情况,由于视觉错觉,实际确认应该开仓的时候已经离操盘线太远太远。
很明显,使用短期均线的问题和K线直接确认不同,是延迟过大,而不是延迟过小。这种方法也是仅在行情速度较慢时发挥正常,而行情出现极端情况也就是暴涨暴跌时,同样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理论上最合适的方法一定不是这两种方法,理论上有一种方法,可以是在这两种方法之间的中庸方法,进可攻退可守的那种。
三,如何找到这种更加中庸的方法?
我想,这种方法一定是存在的,但是怎么去找,我们可以倒推。也就是看着具体图形,反推到底哪里入场最合适。我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了慢速,快速各种奇葩行情来试试。
前面已经说过了,介入最关键的是时机,而不是具体点位。讨论具体点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确定的是,到底哪根K线我们应该介入,以这些图为例,都是3分钟的K线,也就是我们应该在哪个3分钟里介入,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上面两张图已经显示了,每个点都没错,都有自己的理由,只是对于结果来说,总有相对不够合适的点位,至少最外面和最里面的两个点事必须排除掉的,又想精确,又不想被毛刺搞毛,这本身就是矛盾的。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点位,但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确定具体时机,也就是选一个大概率成功的点?继续分析。
为了方便描述,我把上图空仓和持仓区中间的那根K线称为“关键K线”,如果把操盘线视为一条河,那K线做的就是从河的一边穿越到河的对岸,这个过程称为“穿越”。图上的K线分为3类,1.K线整体都在河的内侧。2.K线穿过了河,同时踩到两边,也就是“关键K线”。3.K线完全穿越河,整体都在河对岸。
以做多为例
以做多为例
现在拿之前令人头痛的几个情况出来看下:
另外补充点东西。
规则是自己制定的,我在这里也并不是要教别人怎么做,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而已,只是在说一种技巧,和推导为什么会用这种技巧,怎么用这种技巧。不管自己的规则是什么,首先搞清楚自己的规则是什么,然后严格按照规则来执行才是最重要的。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只是优化一下普通的入场点,并不是完美的方法。最关键的是,系统的弊端需要靠分仓分品种的仓位管理模式来弥补,最关键的不是方法,而是配合方法的仓位管理模式,这才是导致最终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以后会专门开一篇来说。
至少我现在是不怕骗线假突了,而且说实话,练得多了以后,这种类似于拐杖的小技巧可以直接扔了,直接就可以在盘中摸到感觉,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附上一张螺纹钢我的做法。
===================================================
介入点是系统最后一个难点。根据本人实际测试,没有完美的介入点,但是介入点是有一点特征的:
1.介入的越早,风险越大,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但一旦成功收益也会更大。
2.介入的越晚,风险越小,失败的可能性更小,但一旦成功收益也会较少。
3.介入看的是时机,而不是具体点位,具体点位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4.介入需要看行情速度,行情速度不同,介入点的选择理应不同。
其中第四点是最重要的,完全可以根据行情走势来判断应该选择更加灵敏还是更加迟钝的介入点,在后面的举例中,可以明显感到不同行情速度对应的更好的介入点是不一样的。由于本人的介入点类似于均线间交叉,因此,主要的介入方法无非就是两种:K线与操盘线的交叉,均线与操盘线的交叉。我一个个来举例,看下哪个更合适。本文中选取的截图全部是镍3分钟线随机找的个例,特此说明。
一,K线与操盘线的交叉介入。
成功案例:在K线突破操盘线走完整根K线,并且收盘价高于操盘线时介入做多。
失败案例1:如果单纯运用收盘线,那碰到这种情况已经亏四次了,包含了两次开仓两次平仓,以及四笔手续费。很显然,K线介入过于灵敏了,面对线上盘整的慢速行情素手无策。
失败案例2:收盘价位先突破了操盘线,然后又回落,然后又上去,很显然,过于灵敏了,容错率太低。
综上,使用单纯的K线与操盘线之间关系,是存在较大失败率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过于灵敏,对行情的要求相当高。只有在行情速度较快,或者是一去不回头的这种顺畅行情下才能完美发挥,但是如果行情一去不回头,任何方式都会看起来非常对,而在不断的无意义止损下,本金有可能受到较大损失,所以应该摒弃。
二,短期均线与操盘线交叉。
在此本人以MA3,也就是3K线均线作为短期均线参照。
成功案例:ma3均线穿越之后并没有再次跌穿,成功避免了一次多余的止损操作,并且也完成了一笔正确的多单,一路坚定持有利润不放。
问题案例1:看似非常顺利的开仓,也是成功穿越操盘线,但是这是复盘的错觉,在实际K线走动时,当确认ma3线穿越的时候,K线已经走得过高了,显然已经明显错过了最佳入场点,为了取得确认的ma3线交叉,付出了整整一个K线的代价,当这个K线特别长时,代价就太大了,拉低了整体盈亏比。
问题案例2:和1同样的情况,由于视觉错觉,实际确认应该开仓的时候已经离操盘线太远太远。
很明显,使用短期均线的问题和K线直接确认不同,是延迟过大,而不是延迟过小。这种方法也是仅在行情速度较慢时发挥正常,而行情出现极端情况也就是暴涨暴跌时,同样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理论上最合适的方法一定不是这两种方法,理论上有一种方法,可以是在这两种方法之间的中庸方法,进可攻退可守的那种。
三,如何找到这种更加中庸的方法?
我想,这种方法一定是存在的,但是怎么去找,我们可以倒推。也就是看着具体图形,反推到底哪里入场最合适。我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了慢速,快速各种奇葩行情来试试。
前面已经说过了,介入最关键的是时机,而不是具体点位。讨论具体点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确定的是,到底哪根K线我们应该介入,以这些图为例,都是3分钟的K线,也就是我们应该在哪个3分钟里介入,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上面两张图已经显示了,每个点都没错,都有自己的理由,只是对于结果来说,总有相对不够合适的点位,至少最外面和最里面的两个点事必须排除掉的,又想精确,又不想被毛刺搞毛,这本身就是矛盾的。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点位,但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确定具体时机,也就是选一个大概率成功的点?继续分析。
为了方便描述,我把上图空仓和持仓区中间的那根K线称为“关键K线”,如果把操盘线视为一条河,那K线做的就是从河的一边穿越到河的对岸,这个过程称为“穿越”。图上的K线分为3类,1.K线整体都在河的内侧。2.K线穿过了河,同时踩到两边,也就是“关键K线”。3.K线完全穿越河,整体都在河对岸。
以做多为例
以做多为例
现在拿之前令人头痛的几个情况出来看下:
另外补充点东西。
规则是自己制定的,我在这里也并不是要教别人怎么做,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而已,只是在说一种技巧,和推导为什么会用这种技巧,怎么用这种技巧。不管自己的规则是什么,首先搞清楚自己的规则是什么,然后严格按照规则来执行才是最重要的。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只是优化一下普通的入场点,并不是完美的方法。最关键的是,系统的弊端需要靠分仓分品种的仓位管理模式来弥补,最关键的不是方法,而是配合方法的仓位管理模式,这才是导致最终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以后会专门开一篇来说。
至少我现在是不怕骗线假突了,而且说实话,练得多了以后,这种类似于拐杖的小技巧可以直接扔了,直接就可以在盘中摸到感觉,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附上一张螺纹钢我的做法。
很赞哦! ()